常州的精神与品格:从足球场到城市文化的独特表达
6月,江南的梅雨季节依旧悄然到来,苏超联赛第六轮,常州队客场对阵淮安。原本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足球比赛,然而终场哨响后的判罚却让这场比赛超出了常规的比赛议题——常州队的绝平进球被判无效。霎时间,“常州队进球无效”成为微博热搜榜首,舆论风起云涌。然而,当全国网友期待着“讨伐”的声音时,常州市官方的回应却让人愕然:“遵守规则,尊重规则,后一场继续拼。”短短十四个字,简单而坚定,没有一丝煽动性,也没有任何怨言,却让这座拥有千年文化的城市,在暴雨的绿茵场上,展现出她的从容与优雅。
一、为什么常州没有“愤怒”?
足球场上的争议判罚从来不缺席。主队遭遇不公判罚时,球迷常常会愤怒、媒体声讨、官方施压,几乎成了常规剧本。但常州的反应出人意料——她没有指责裁判的决定,没有质疑比赛的公正性,甚至没有强调“委屈”。相反,她安然接受了结果,将目光投向了下一场比赛。这种不合常理的冷静,恰恰是常州深厚城市品格的体现。
赛后,一张照片在网上流传:暴雨中的常州奥体中心外,京东物流的红色货车、理想汽车的充电桩与街边烧烤摊的霓虹灯交织在雨幕中。现代企业与市井的烟火气息,毫无违和感地交融在一起。这幅画面像极了常州的本色——她既拥抱着时代的浪潮,又扎根在寻常的生活之中。常州的“冷静”正源自她那种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从容:胜负固然重要,但更为重要的是对规则的尊重与对过程的专注。
展开剩余78%二、季子遗风:信义铸就城市的灵魂
“常州有季子,天下知信义”,常州人常常这样说。早在春秋时期,延陵季子(季札)将佩剑挂在徐君的墓前的故事便被司马迁写入《史记》,成为了中国“信义”精神的象征。季子出使中原时途经徐国,徐君爱好他的佩剑,却没有开口要。他便心生诚意,决定归途时将剑赠送给徐君。然而,当季子再回到徐国时,徐君已经去世。季子决定将剑挂在墓前的松树枝上,履行自己的诺言。孔子听闻此事后感叹:“延陵季子之于礼也,其合矣乎!”
这种“信义重于得失”的精神,已经深深扎根在常州人的血脉中。无论是北宋的胡瑗倡导的“明体达用”,还是明代抗倭的唐荆川捐资组织义兵,甚至近代刘国钧在常州创办纺织厂,以实业报国,这些都展示了常州人对信义的坚守与推崇。正如网友所言:“常州不是‘不会闹’,而是‘不必闹’。”
三、君子之风与市井烟火的融合
常州,是一座充满“矛盾之美”的城市。她既有高铁新城的雄伟天际线,也有青果巷的古老瓦檐;既有智能制造的高科技企业,也有蒸汽升腾的银丝面馆;既有苏东坡所称赞的“多君子之邦”,也有街头巷尾的“嚼白蛆”俚语,别具一番市井幽默。这种“矛盾”正是常州最动人的魅力所在——君子之风并不高悬于庙堂,而是潜藏在日常生活之中。
那场足球赛后,暴雨中的热搜事件便成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。当其他城市可能会选择“据理力争”时,常州却用简单而真诚的回应,诠释了现代社会中的“信义”。没有高调的宣扬,也没有对外的责难,只有简朴而坚定的行动。这种“君子求诸己”的自我克制,与她日常生活中的“与世无争”形成了完美的呼应。
更为耐人寻味的是,舆论的转变。最初,一些网友为常州“鸣不平”,但最终他们被这座城市的态度所打动。正如有评论所说:“常州教会我们,真正的强者不是永远正确,而是敢于接受不完美。”
四、常州何以如此特别?
近年来,常州屡次以“意想不到”的方式脱颖而出:
- 疫情期间,常州率先宣布“地铁免费”,这一“有温度的政策”被广泛赞誉;
- 在暴雨中,一段外卖小哥与交警合力推车的视频感动了全国,网友纷纷称赞“平凡城市,大爱无疆”;
- 方言中的“嚼白蛆”“霍闪”等词汇成为全网模仿的热点,给人带来别样的幽默感……
这些琐碎的生活片段拼凑出了常州的非凡魅力——她从不刻意追求伟大,却在细微之处展现着真诚与温暖;她不图“热搜效应”,却总因本真的选择深深打动人心。
常州队那场比赛后的回应,不过是这座城市品格的一次自然而然的流露。就如同季子挂剑,并非为博美名,常州尊重规则也并非为了博取掌声。这座城市的可爱之处,正是在于她坚信:信义是天性,而非做作;文明是习惯,而非表象。
五、结语:城市精神的胜利
尽管常州队未能通过那粒无效进球在积分榜上实现逆转,但在城市的精神赛场上,常州早已完成了自己的“进球”——她用深沉的文化积淀与从容,用市井烟火所孕育的智慧,向所有人展示了:真正的胜利,不在于站在聚光灯下,而在于无论是否有光,都能坚守内心的准则。
季子故里,信义之城。常州的过去、现在与未来,都是这份文化精神的延续与升华。常州,教我如何深深地爱她。
—— 吴振达
常州市吴文化研究会理事、常州市名人研究会理事、无锡市新吴区泰伯文化研究会监事长、江苏省季子文化研究会会员、常州季子文化研究会理事
发布于:福建省配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