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若AI泡沫破裂,这笔交易或许会成为最早的蛛丝马迹之一”。自打OpenAI与英伟达、AMD、甲骨文签订的万亿美元算力订单曝光后,外界对于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·奥特曼主导的循环融资模式的质疑声就没断过。
事实上,“左脚踩右脚上天”这一操作就是OpenAI循环融资被外界质疑的关键,而关于如何让潜在的泡沫消弭于无形,山姆·奥特曼不久前在一档播客节目中也给出了答案,并表示“最终收入会撑起这些合同”。尽管OpenAI的盈利将会是循环融资最好的背书,可现实是作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,年收入120亿美元、亏损80亿美元的OpenAI如今并未盈利。
在开启循环融资这个潘多拉魔盒后,盈利自然也就成为了OpenAI的头等大事。为了搞钱,他们最近又想出了新的招数,该公司被曝光正在考虑利用ChatGPT的记忆功能来向用户推送定向广告。
而“记忆”(Memory)功能则是OpenAI在今年6月为ChatGPT带来的一项重要更新,允许ChatGPT记住用户之前对话中的信息,并在后续的交流中根据这些记忆,来为用户量身定制答案。
简而言之,这个功能让ChatGPT能够真正做到“千人千面”,一旦开启,AI聊天机器人就能通过持续的对话来了解你,并最终基于对你的长期了解,来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服务。比如,当你希望AI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倾诉对象,在开启记忆功能后,ChatGPT便会更有人情味;如果你希望AI成为效率放大器,那么ChatGPT则会在长期对话中转向更理性的风格。
通过记忆来塑造专属于每一位用户的AI助手,这就是ChatGPT记忆功能的最大亮点。那么问题就来了,既然是“专属”,有了用户记忆的ChatGPT将不可避免的会更了解用户,例如记住用户的职业、生活习惯等隐私信息。这也就意味着ChatGPT还能被用于推送定向广告,而且由于“专属助手”这样的定位,将使得定向推送的准确率会变得更高。
相比于传统数字广告基于大数据的用户画像,OpenAI利用ChatGPT记忆功能推送的广告就在精准程度上会出现有质的飞跃,甚至完全可以称之为“客制化”。一旦OpenAI真的推出定向广告,必然很快就会成为广告商眼中的香饽饽。
更为微妙的是,ChatGPT的记忆功能还是分层的。其中,免费用户获得的是“轻量版记忆”,只能让ChatGPT在多轮对话中保留短期的上下文信息,而Plus和Pro用户的ChatGPT则具备长期记忆能力。这就意味着一旦ChatGPT用上定向广告,价值更高的付费用户就可能会拥有“会员专属广告”。
毫无疑问,将广告推送给真正对它感兴趣的人,就是营销行业梦寐以求的事情。只不过毕竟“人心隔肚皮”,哪些用户对自己的广告感兴趣这件事长期以来都无法解决。即使到了大数据时代,基于海量数据构建的用户画像其实也只能勉强猜出用户的喜好。更别提自打Meta的“剑桥分析丑闻”被曝光后,使得诸多用户吝于将隐私分享给互联网厂商。
但ChatGPT的记忆功能与广告结合在一起,堪称是无解的阳谋。此前来自不同市场调研机构的相关报告早已证明,“用隐私换取便利”并非国内网民的专属,全世界其实都一个样,大家尽管嘴上说着隐私不容侵犯,但到了真正能用隐私换取上网冲浪的便利时,大家似乎也都不那么介意。
显而易见的是,ChatGPT的记忆能力可以大幅提升用户体验,能让AI真正懂你,无论想要用AI聊天来解闷、还是用AI解放生产力,记忆能力更像是OpenAI吊在用户眼前的“胡萝卜”。换而言之,即使OpenAI宣布利用记忆功能向ChatGPT的用户推送广告,想必许多已经习惯于让ChatGPT辅助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的用户,也难以下定决心弃用它。
预期好、且用户抵制倾向低,或许正是OpenAI可能会基于ChatGPT的记忆功能推送广告的基础。看到这里有的朋友或许会问,难道OpenAI非上广告不可?
相关数据显示,目前OpenAI 120亿美元年化收入的基石,是API调用、会员订阅,以及企业服务。先来看看会员订阅,尽管ChatGPT的8亿周活跃用户体量确实十分庞大,但至今只有5%的付费渗透率着实上不了台面,更是远低于流媒体、在线音乐、网文、微短剧等常规的互联网增值产品。
其次是API调用,虽然这门生意曾经是OpenAI的摇钱树,但是随着大模型价格战的开启,API调用就已经与暴利不太沾边了。
至于企业服务,尽管AI厂商都知道企业级客户有钱,但奈何对于AI赋能这件事,客户的接受度并不高,以至于出现了OpenAI以每年仅1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向美国提供服务的作秀式操作。总而言之,AI厂商传统的三大变现途径其实不是不赚钱,而是赚钱的速度还赶不上算力成本的上涨。
为了改变收支不平衡的现状,OpenAI已经开始探索新的道路。在此次被曝光的定向广告之前,他们就开始尝试电商业务,也就是在AI回答中给用户“上链接”。只不过作为一家没有电商业务的AI公司,OpenAI现在合作的对象还是Etsy、Shopify这些非主流平台,只有等到搞定了亚马逊、eBay,或许ChatGPT的电商业务才能真正走通。
如此一来,OpenAI想要立竿见影地实现营收增长,似乎还真就只有广告可选。
【本文图片来自网络】
配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